
新聞中心 > 業界資訊 >盤點2021 十二件大事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盤點2021 十二件大事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2021年,適逢建黨百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根據一年的報道,我們采擷發展亮點,梳理出出版業12件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引發熱烈反響
在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之際,10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廣大出版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為做好新時代黨的出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牢記諄諄囑托,不負殷殷期望,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精品力作獻禮建黨百年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出版界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向黨的百歲生日獻禮。其中既有紙質圖書,也有融媒體出版物;既有權威讀本、史學著作、理論力作,也有大眾化、分眾化讀物;既有長篇小說、報告文學,也有畫冊、連環畫等。
中國出版政府獎表彰先進
7月29日,中宣部在京召開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表彰會,對123種出版物、50家先進出版單位和69名優秀出版人物進行表彰。
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頒發
10月12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在京召開全國教材工作會議暨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表彰會(視頻會),對999種優秀教材、99個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200名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給予表彰。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面覆蓋教材建設領域所創立的專門獎勵項目,也是全國教材建設領域的最高獎。
中國出版協會換屆
9月22日,中國出版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鄔書林當選中國出版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馬國倉等20位同志當選副理事長,王利明兼任秘書長。
融合發展提速增效
《2020—2021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持續增長,2020年整體收入規模超過萬億元。疫情倒逼出版業加大轉型融合步伐,出版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入,網絡文學、數字教育、知識服務、有聲讀物等數字出版領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為推動融合發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范項目,實施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出版融合發展工程、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
走出去挑戰中開新局
2020年12月至2021年年底,中國先后同新加坡、巴基斯坦、韓國、伊朗、老撾、亞美尼亞簽署關于經典著作互譯出版的備忘錄。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出版單位線上參加倫敦書展,線上線下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網絡游戲監管出重拳
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時服務。
質量管理“嚴”字當頭
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圖書“質量管理2020”專項工作質檢結果,16家圖書出版單位的19種圖書編校質量不合格。3月,國家新聞出版署部署圖書“質量管理2021”專項工作,以少兒、教輔類圖書的內容導向、編校質量為檢查重點。
書企上市再迎“大年”
2021年5家書企上市,這是繼2017年6家書企A股上市后,出版發行業再次迎來上市“大年”。這5家上市書企分別是讀客文化、浙版傳媒、龍版傳媒、果麥文化、內蒙新華,其中3家為地方出版發行集團,2家為民營書業。
“雙減” 引發教育出版調整
教育部7月起推出一系列“雙減”政策“組合拳”,對與之相關的教育出版也產生深刻影響。出版社一方面壓縮教輔品種,去粗存精,使之符合作業時長的要求;另一方面陸續開發美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等課后教育選題,以及人文類、科學類、素質類和閱讀類的選題。
出版職稱制度改革深化
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深化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部署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
詳情點擊:https://mp.weixin.qq.com/s/jWLuW8gH_Juv02yMxPVAmA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